基础科学中心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定位最高、资助力度最大的科学基金项目。4月1日,“地球时空基准”基础科学中心在中南大学启动,并成立学术委员会。

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处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,若要对人类活动的状态信息进行描述,就必须有一个统一的时空基准作为参考。“地球时空基准”便是描述地球事物空间位置的统一的参照系,可将各种地理空间信息统一起来并确保其唯一性和可靠性。
依托中南大学,“地球时空基准”基础科学中心由中国工程院院士、中南大学校长李建成牵头,联合西安测绘研究所和武汉大学共同承担。这也是中南大学及湖南省牵头承担的第二个基础科学中心。
启动会上透露,该基础科学中心将围绕时空基准的坐标框架、垂直基准和时间基准三个维度开展研究,并形成综合的弹性PNT(定位导航授时)架构理论,中心成果将服务于卫星导航、深空深地探测等国家重大工程。中心将用5年时间,建成高精度、统一、自主的地球时空基准,并向国际领先的时空基准科学中心、国际有影响力的学术梯队、国际学术创新高地迈进。
两院院士刘经南、周忠和、王会军、陈晓非、陈发虎、潘永信、曹晋滨、李建成、杨元喜出席启动会,中南大学党委书记易红致辞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常务副主任姚玉鹏作工作报告。
责编:刘丹 编辑:邱梦
来源:中南大学、湖南日报